【夏枯草昆布散消膏】护养“双腺”小能手、疏通小疙瘩、告别烦恼!其中夏枯草、牡蛎、昆布等软坚散结、清肝泻火、散结消肿、消痰软坚,起主要作用;同时,桃仁、山楂、佛手、当归、玫瑰、薄荷等疏肝解郁活血,有助于气血运行,辅助软坚散结;桔梗、茯苓、薏苡仁、陈皮、鸡内金、莱菔子等理气祛湿、健脾宣肺,改善痰湿凝聚环境,间接助力。整体配方多功效协同,对软坚散结的调理,很有专业度!懂行的一看配方就明白。
丝瓜,不仅是夏日餐桌上的时令蔬菜,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材。中医认为,丝瓜性凉、味甘,入肝、胃经,具有清热化痰、凉血解毒、通络活血之功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丝瓜老者,筋络贯串,房室洞达,故能通人脉络脏腑。”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丝瓜在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方面的独特作用。
现代研究也发现,丝瓜中含有丰富的皂苷类、黄酮类及多糖成分,具有抗炎、抗氧化、调节免疫等多重功效。
合理利用丝瓜的不同部位,可治疗多种常见病,尤其对以下五种病症效果显著:
1. 乳腺不通、产后缺乳
丝瓜络(即老丝瓜晒干后的网状纤维)是通乳要药。其性善走窜,能疏通乳腺经络,促进乳汁下行。常与王不留行、通草、黄芪配伍使用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者。参考方:丝瓜络6g、王不留行9g、通草3g、黄芪10g,水煎服。
2. 风湿痹阻、关节疼痛
丝瓜络还可祛风除湿、舒筋活络,对风湿阻络所致的关节酸痛、肢体麻木有良好缓解作用。配合独活、桑寄生、秦艽等药材,可增强祛风胜湿之力。参考方:丝瓜络6g、独活6g、桑寄生10g、秦艽6g,水煎服。
3. 痰热咳嗽、咽喉肿痛
鲜丝瓜藤叶捣汁饮服,可清肺化痰、利咽止咳。适用于暑热咳嗽、咽喉红肿、声音嘶哑等情况。亦可外敷用于腮腺炎、咽喉肿痛。《岭南采药录》载:“丝瓜藤叶捣敷,治腮肿。”
4. 疮疡肿毒、皮肤湿疹
丝瓜叶、丝瓜皮均可外用,具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痒之效。取鲜品捣烂外敷,可用于湿疹、痱子、蚊虫叮咬、轻度烫伤等症。其凉血止血之性,亦可用于外伤出血。
5. 月经不调、痛经闭经
丝瓜络还能活血通经,对女性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有一定调理作用。常与当归、川芎、香附等合用。参考方:丝瓜络6g、当归10g、川芎6g、香附9g,水煎温服。
需注意的是,丝瓜性偏寒凉,脾胃虚寒、腹泻便溏者慎用;食疗宜选用嫩丝瓜,药用则以老丝瓜络为主。
日常生活中,可将丝瓜炒鸡蛋、丝瓜豆腐汤作为家庭保健膳食,既清爽可口,又有助于疏肝理气、润燥通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方式.配资网炒股.众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